在聽障兒童康復過程中,聽障兒童交往能力是聽障兒童康復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。如果聽障兒童有較重的心理障礙,不愿與人交往,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愿,交往能力就無法表現(xiàn),也就難以回歸主流社會,聽障兒童康復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消除聽障兒童的心理障礙,發(fā)展智力,增強語言能力、交往能力是進入正常學校學習的重要技能。聽障兒童要進入小學學習,要進行心理、智力、語言能力等內(nèi)容的測試,如果聽障兒童的交往能力某一項稍差一點,就有可能被拒之門外,對其以后的發(fā)展極為不利。</p>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img src="/upfiles/201812140157152669.jpg" alt="" /><br /></p><p> 聽障兒童交往能力的培養(yǎng),是交往基本技能的培養(yǎng)。基本技能包括聽說能力的訓練和言語表達能力的培養(yǎng),聽話能力的訓練是指加強聽障兒童語言交往方面的聽話能力的訓練。在這方面的訓練可以讓聽障兒童多聽一些課堂用語和生活用語,進行模仿并正確執(zhí)行,同時在聽話訓練可以借助看話作為補償手段。還要訓練聽障兒童注意的人的體態(tài),表情語言信息。</p><p>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(yǎng)包括:</p><p> 第一,對話訓練,對話訓練可以是老師利用圖片跟聽障兒童對話,可以在游戲活動中引導聽障兒童之間的對話,可以開展家長與聽障兒童的對話練習。</p><p> 第二,復述故事的訓練,讓聽障兒童看圖講故事。</p><p> 第三,朗讀訓練,通過朗讀句子和兒歌的訓練培養(yǎng)聽障兒童讀句時有抑揚頓挫的節(jié)奏感。</p><p> 為聽障兒童多創(chuàng)造語言交往的機會。</p><p> 一個人的語言能力都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發(fā)展起來的,語言環(huán)境是學習語言、進行語言交往的必要條件,我們要為聽障兒童創(chuàng)造豐富的語言環(huán)境。</p><p> (1) 多與聽障兒童交往,老師和聽障兒童家庭內(nèi)部成員都要多跟聽障兒童進行語言交往。</p><p> (2) 多讓聽障兒童跟同齡健全兒童交往,多組織聾健合一活動,家長可以請親戚的小孩或鄰居的同齡小孩到家里玩,鼓勵自己的孩子多跟小伙伴交往。</p><p> (3) 多讓聽障兒童跟陌生人交往,一般聽障兒童見到陌生人都是膽小不敢跟陌生人說話,要改變這種情況,家長要多帶小孩到親友家中串門,鼓勵孩子跟親友的其他成員交往,另外帶聽障兒童外出與其它社會成員交往。</p><p> 聽障兒童心理與行為問題不可忽視!</p><p> 聽障兒童的言語、心理、智力3方面是相互聯(lián)系,相互影響,共同發(fā)展的,任一方面的遲滯無疑會影響其他方面的健康發(fā)展。在影響聽障兒童健康心理發(fā)展的諸多因素中,聽覺障礙無疑是造成孩子異常心理問題擴大化的因素,還有繼之而來的語言交流障礙和其他有害因素。</p><p> 聽障兒童的心理與行為發(fā)展障礙主要表現(xiàn)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:</p><p> 障礙情緒發(fā)展障礙:</p><p> 由于聽力損失的影響,聽障兒童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和了解有著明顯的缺陷,對語言的理解有著正常人想像不到的困難。大多數(shù)聽障兒童的語言發(fā)育想當遲緩。相反,聽障兒童的想像力非常豐富,觀察力也敏銳,在對語言的理解上,聽障兒童往往借助唇讀來捕捉語言信息。視覺補償在聽障兒童的認識上起著到至關(guān)重要的作用他們常常集中用眼睛來觀察,所以他們常常異常的安靜和沉默。聽障兒童由于聽力和語言的障礙,在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上有一些困難。他們常常會感到不被理解,不被周圍環(huán)境所接納。在對其他人或某一件事的理解力上,他們明顯地不夠敏感,甚至有一些困難。如果這些困難長時間沒有被周圍環(huán)境所理解,甚至受到一些指責,逐漸地就會出現(xiàn)情緒發(fā)展障礙。心理需要障礙: 很多聽障兒童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心理。聽障兒童由于聽力語言的障礙,更需要情感上的交流,一些聽障兒童有較明顯的固執(zhí)創(chuàng)造性的表現(xiàn),可與情感交流缺乏有關(guān)。</p><p> 有沖動的行為: 表現(xiàn)在缺乏父母關(guān)懷的家庭,聽障兒童的沖動性行為表現(xiàn)得很明顯,可能是聽障兒童希望借此引起父母的關(guān)懷。</p><p> 社會交往困難: 聽力語言障礙會妨礙社會交往聽障兒童往往難于結(jié)交同齡的正常兒童,愿意留在家里息尋樂趣或選擇其他聽障兒童交往。這樣會使他們同正常兒童進一步疏遠,從而產(chǎn)生自卑心理,缺少自信心,情緒不穩(wěn)定,容易發(fā)脾氣。</p><p> 學習障礙:聽障兒童所面臨的大問題是教育問題,他們在學習上有正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。除了聽力語言方面的障礙外,還有明顯的注意力缺乏表現(xiàn)。由于他們需要非常專注地聆聽和觀察,因此容易疲勞,常常會有精力不集中,注意力渙散和遲鈍的現(xiàn)象,對學習沒有興趣,甚至厭學。 聽障兒童的心理有其特殊性,一些聽障兒童對成年人存有戒備心理,作為家長,必須善于觀察,并且運用聽障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探索他們的內(nèi)心。用他們所喜聞樂見和易于理解的方法與其進行交流,家長也應該充分理解聽障兒童所面臨的各種困難,同時也應認識到聽障兒童孩子也同正常少年兒童有著一樣的認識,情感和意志。聽障兒童家長應注意造就一個關(guān)懷,理解孩子的環(huán)境,不要輕易對孩子的性格,行為下定義,不要輕易對孩子發(fā)脾氣,應當多鼓勵他們同正常兒童交往,培養(yǎng)他們的社會認同感,在家中避免溺愛和原則的遷就,更不要忽視對聽障兒童的關(guān)懷和愛護。家庭成員要有意同聽障兒童多做一些語言交流同聽障兒童做游戲,進行一些必要的戶外活動;也要十分注意培養(yǎng)他們的意志,培養(yǎng)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決心。</p>" />